北京:污水井吞噬7人生命 物业管理安全隐忧
7月3日下午,北京通州区发生一起污水井中毒事故,造成6名物业人员和1名消防队员死亡。
据了解,当日14时,通州区新华联家园一污水井排污不畅,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先后派出3人下井作业。作业人员出现中毒情况后,又有7人下井救援,最终10人均中毒。在此次事故中,6名物业人员不幸死亡,另外4人经抢救脱离危险。
尽管物业人员伤亡事故每年都发生,但是如此重大的事故尚属首例。“这是一起严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操作规程不当、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建立演练情况没落实的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北京市房地产法规编委会副主任、青宇文化交流中心总经理徐国军对本报记者表示。
可以避免的悲剧
事发地位于新华联家园北区2号楼东侧马路上。
当天,因为排污不畅,新华联北区悦豪物业公司派工程部维修人员,对污水井中的污水提升泵进行维修。
据记者事后了解,下午2点左右,工程部物业人员在2号楼旁的污水井边作业。起初,他们用铁钩将路上的污水井井盖打开,而后有3名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下到了井内。几分钟后,突然有井上的人喊:人倒了,快喊人救人。
物业公司一名经理随后带着几名保安赶到事发现场。目击者称,该物业经理看了一下井内情况后,带着哭腔大声喊:快点救人。3名工作人员带着绳索下到井下后,也很快晕倒在井下。随后,几名着急的保安和物业经理一同下到了井下,也很快没有了声息。
通州新华联家园事故发生后,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立即批示,全市有关部门要抓好高温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杜绝重大事故发生。事故发生次日,北京紧急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市长郭金龙在会上表示,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将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7月5日,北京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北京共发生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1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增加4人。“从地点看,主要是污水井和化粪池。因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尤为突出,14人中,有7人因盲目施救死亡。”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农科揭示事故原因说,相当数量的物业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缺乏有效的培训,没有配置必要的安全生产用具。
“如此重大的伤亡本来完全可以避免,但因为缺乏危机预警机制,缺乏安全培训,最终酿成悲剧。”徐国军说。
物业管理难题
在此次“通州污水井”事件中,物业人员为民众利益,因维修污水井而丧生,施救期间还同时发生了可歌可泣的奋勇营救行为。但值得深思的是物业管理的制度问题。
物业管理的出现,为改善居住生活、居住环境和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物业管理人员与业主之间也屡屡产生矛盾,个别小区的业主与物管公司间的冲突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到底该担当何种角色,行使何种职能?比较凸显的矛盾是,因物业管理的体制未能完全理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据了解,市场上大多数物业公司是由开发商前期指定或由房管所转型而来,在意识上本身就存在“主导地位”,造成本身服务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不少物业公司在小区物管上,过多行使了“管理职能”,忽视服务水准的提高。例如,管理公司是开发商的子公司,因此管理处完全是为开发商服务,致使利益错位,不顾及小业主利益。也出现了开发商为了省钱,小区保安力量不足,而致使小区被盗。
另一方面,与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相比,物业管理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滞后,物业服务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谈到通州污水井事件的教训,徐国军认为,更根本的是要从制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人;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组织培训及考核;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排查检查后建立详细记录。此外,还应当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并半年组织一次演练,演练后进行考核总结;建立安全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发现问题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徐国军下一步准备做的工作是,联合北京各区县主管部门开展物业安全隐患排查培训工作(包括:电梯、电气、压力容器、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及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等);组织一次“物业企业排查消除安全隐患论坛会”,倡议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物业企业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推广。整套应急预案包括:水、电、气、热、暖、消防、防盗、交通、公共卫生等各方面。
事故发生后,北京市住建委要求,随后将进行综合整治,首先是物业企业的自查整改。然后,各区县建委、房管局将对辖区内的物业项目进行逐一督察,市住建委也将进行抽查。
张农科表示,物业服务企业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一律责令整改;新招员工未进行专门安全培训教育的一律责令整改;特殊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的一律责令停止作业;特种设备未进行检验检测的一律责令停止使用。